top of page




1/9
大橋仲夏記 —Ⅲ.聲音裝置藝術互動
藝術裝置進入社區

藝術?不是那些一幅幅掛在美術館的畫或名師製作的大型雕像才叫藝術嗎?怎麼現在藝術還跑到了社區裡?
近幾年,藝術介入社區盛行,例如日本的大地藝術季或台南土溝村,許多地方都開始嘗試。一開始可能因為沒落社區裡有許多閒置空屋、租金便宜、生活氛圍緩慢富藏未被發掘的文化底蘊等原因,藝術家很
自然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巢穴,漸漸地竟然發展出藝術也可以協助社區活化這令人不可思議的結果。沒想到有一天,藝術行動也可以成為一種改變社會的力量。
本次工作坊亦是如此,一場為了提升城市溫度的社會介入行為藝術。互動裝置工作坊將帶領參與者尋找大橋社區內適合之場域,創造特殊的空間小角落;學員們將發想創造這些小角落,如何透過人、物件、
聲音、氣味、味覺等感官提升社區溫度。結合新媒體的藝術行動。以敲打中的微幅馬達裝置, 撞擊不同材質的聲響譜出社區樂章。從社區的個體「人」作為出發點擴散至整個社區,讓原本習以為常與角落被發現並成為連結共同記憶的小火花,透過社會介入的藝術行動,活化社區。
小組角落藝術計畫
本次工作坊讓小組們自己在大橋社區裡尋找想要創作的角落,同時在社區內探索發想創作主題,制定出在角落場域發生的藝術裝置互動計畫。
從場域搜尋、創意計畫發想、到裝置組裝、軟體頻率設定以及裝置完成後記錄路人反應等所有工作都由小組成員自行包辦。看似辛苦,但大家都沉浸在動手勞作和創意實踐的樂趣裡。







bottom of page